市环保局2016年工作计划

市环保局2016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2 字体大小:

2016年我局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改革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完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环保行政服务水平,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推进污染物减排、生态建设、环保惠民、环境平安四大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碧水蓝天、宜居幸福的美丽吉首。

一、完善环保体系建设,提升环保绩效。

(一)改革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系。2016年我们必须严管、严查、严控,使环境执法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强化计划执法,严格按照环境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国控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增加现场监察频次。重拳打击违法排污,严厉处罚超标排放和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将列入“黑名单”和诚信体系并向社会公开。二是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积极开展与市公安局和其他赋有环境执法权部门的配合,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实施联合执法,联合查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我市环境安全。三是巩固环境大检查隐患整治成果。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省、州、市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属地管辖的原则,加大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和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将2015年环境隐患大检查工作未完成整治的单位单位督促落实到位。

(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一是提升监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积极开展学习交流,让环保理论性较强的新人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老化验员共同探讨经验,增强化验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二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严格落实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制度,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三是做好常规监测。做好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噪声监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逐步推进全市环境监测全覆盖。四是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强化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及时做好每个季度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和比对工作,加强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数据的有效性审核。

(三)推进环保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环评审批。严把环境准入关,对新项目的引进、论证和审批,做到产业性质与环保目标不一致的、选址布局与生态分区规划不相符的、未达到污染限期治理要求的一律不批,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推进环境行为信用评价。根据省、州两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省级及地州级参评单位的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工作,规范企业自身环境行为。三是根据《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对于符合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交易平台建设。

  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一)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确定治理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推进要求及责任分工。针对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落后产能淘汰、清洁生产、油品供应等重点任务,建立管理台账,记录各项任务及其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并逐月进行动态更新。

(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吉首市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方案》,完成2016年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加快5个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治理工作推进;加快推进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黄标车的淘汰工作,按进度完成国家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按照《湖南省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建筑施工扬尘管理力度。实施建筑扬尘专项治理,强化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广绿色施工和铝合金新型模板体系,抓好施工现场围挡和扬尘防治;切实加强大气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工作,完善日常性环境信息公开和披露制度,逐步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

我市的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已经是我市的生态品牌和名片,2016年力争保住我市空气质量全省领先地位,

   三、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环保惠民。

(一)狠抓污染总量减排。我市顺利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但仍然要狠抓总量减排不放松。一是加强对排污企业监管,确保减排成果。对全市国控污染源和重点减排项目开展日常监察,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污水处理厂每月一次),环保设施运行监察每月一次,确保造纸、印染、水泥等全口径项目和结构减排项目通过核查核算。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倒扣已认定的削减量,确保污水处理厂减排成效。二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三是对新、扩、改建项目全面实施总量控制、排污许可、限期治理和清洁生产审核,多途径强化环境监管力度。

(二)推动生态建设。一是2016年将全力筹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创建工作,2017年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通过生态创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全市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严格管控边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好重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工作,确保今年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四是加强生态建设,完成乡村旅游脱贫、生态脱贫各项工作任务。

 (三)推进环保惠民工程。强化环保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加强12369环保服务平台建设,畅通网络问政、群众督办系统,认真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环保网站建设,实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增加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等环境信息公开内容,推进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改进重大项目环保审批、重大环保决策的公众参与方式,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环保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庄,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工业企业排污、建筑施工噪声、餐饮业油烟扰民等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四)推进环境平安工程。以建立全防全控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为目标,完善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全面掌握环境风险隐患信息;完善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水平。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强化吉庄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以及、重金属、石材加工等行业的环境安全监管,消除环境隐患;健全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加强辐射安全监管,确保全市每一枚放射源均处于受控状态;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