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06 字体大小: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环保局

(2015年6月19日)

市环保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州环保局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按照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局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齐心协力,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行政监管职能,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环境质量。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职能工作开展情况

1. 污染物减排工作。“十二五”以来,根据《吉首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和上级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我局按分年度计划,有序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列入目标责任书的所有重点减排项目,实现污染物减排量化学需氧量2750.33吨,氨氮400.7吨。(其中削减工业化学需氧量30.47吨,氨氮12.59吨;削减生活化学需氧量2692.02吨,氨氮382.7吨;削减农业化学需氧量27.84吨,氨氮5.41吨)二氧化硫2197.86吨,氮氧化物89.2吨。全面完成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2.行政审批工作。在项目审批上严格把关,守住生态底线,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注重引进培育新型产业,推进可持续发展。2015年上半年,共审批项目环评手续32个,其中报告书1个,报告表9个,登记表22个按时办结率为100%。完成项目环保验收5个,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为100%。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制度,对14个审批项目申请污染物控制总量指标进行了申核,从源头控制区域污染物新增量的产生、排放;审核发放4家企业的《临时排污许可证》,核发了2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加强对工业企业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铅、镉、砷等七类污染物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目前已有3家企业主动购买排污权,交易金额217828.7元;共审核发放7家企业的《临时排污许可证》,并确定省级信用评价单位10个、市级信用评价单位11个。

3.环境监察工作。创新执法新机制,切实落实新环保法。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积极开展与市公安局和其他赋有环境执法权部门的配合,制定《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实施方案》,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实施联合执法,联合查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环保行为。2015年上半年,我局结合污染大排查、计划执法工作,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200多人次,对全市企业进行污染排查,下发各种监察文书182余份,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3起,罚款16万元。加强民生建设,及时解决环境信访问题。今年上半年,共接到各类环境问题投诉119起,处理率为100%,群众满意率98%以上。

4.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常规环境监测,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对吉首市饮用水源、河溪省控断面、州控断面的水质每月进行监测,监测频次30次,监测分析数据870个;完成季度功能区噪声,监测分析数据共240个;开展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州公安局、市计生局、跃进水库三个点位),监测频次为543次,共获得数据3258个。强化重点污染源监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湘西自治州德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吉首鸿达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立希纸品厂等10家企业排污监测工作,获得有效数据317个。做好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的监测和收集。按照2015年国家重点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开展水质、大气、重点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相关数据收集及数据上报工作,确保今年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5.生态创建工作。全市共有33个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9个村获得州级生态村命名;全市12个乡镇有10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其中4个乡镇还通过了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即将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省级生态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3.3%,有资格申报省级生态市,下一步将全力筹备省级生态市申报工作,为2017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命名的终极目标加快步伐。

6.新闻宣、培训工作。加强新环保法宣传、培训,营造社会氛围。为了尽快让社会公众、企业熟悉新环保法要求,我局在吉首市电视台、飞扬101电台等多种媒体上开设了环保法宣传专栏,组织全市中学生参加了省环保厅举办的“新环保法知识竞赛”, 全市有6个中学近千名师生参加了网上答题。并依托“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节日,向社会公众宣传环保知识。我局同时举办多种形式培训活动,提高环保队伍的素质能力。今年上半年,共编发表环保简讯34期,综合调研5期,其中湖南省环保厅网站采用34篇,团结报采用3篇。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大气污染防治。为了有效推进大气污染工作,2014年我市出台了《吉首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涉及28个部门,从2014年-2017年用四年时间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及广泛开展宣传七个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争取到2017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在2012年的基础上下降15%,全年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20天。自方案出台以来,我们结合城乡同建同治、“两违”整治工作对吉首城区油烟、燃煤锅炉等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已淘汰燃煤锅炉37台、燃煤窑炉5台,改造生物质锅炉10台对全市23个治理加油站、38辆油罐车及1座储油库开展摸底调查,完成12座加油站改造;对市区130余家小餐饮店进行改造,减少生活燃煤消耗量3800吨/年,分别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量13.22吨/年、3.68吨/年、9.12吨/年;大力开展绿色交通推广实施及“ 黄标车”的淘汰工作;加强建筑施工及堆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加大建材、电解锰、电解锌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对全市5家电解锰厂和12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进行关停,取得了明显效果,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第一季度我市空气质量全省市州城市排名分别为第五、第三、第一、第一。

2.重金属污染治理。狠抓重金属污染治理,整体谋划,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度,截至目前,大庭矿业电解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尾渣库坝体基本完成,地面平整已经完成50%。吉首市电解锰行业综合整治及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一、二期、三期工程,新世纪锰业锰渣库、溶江锰业锰渣库渣、武陵电化厂渣库已经闭库;德邦德邦化工渣库渣坝修葺已经完成,场地平整进度完成70%;重金属污染防治二期工程峒河大田湾段重金属污染遗留整治已经完成;新天然渣库场地平整进度完成70;耀华锰业渣库场地平整完成60%;重金属污染防治三期工程河溪电站化工和天天锰业公司渣库治理已经完成招投标,由于多种原因工程未施工;若无特殊因素,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三季度可以全部完成吉首市重金属污染防治一、二、三期项目。

 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被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是 “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我局立足实情、因地制宜,报请市政府制定了《吉首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实施方案》,环保、财政、水利、住建、卫生、畜牧、能源办、农办等市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工作开展。截至目前,投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压缩站9座、垃圾焚烧炉6座、垃圾池133个、沤肥池20个,收集、清运与处置垃圾1800余吨;铺设污水管网设施 2229 米,完成10套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寨阳乡寨阳村、马坳村、曙光村、矮寨镇、中黄村,太平乡太平村,排绸乡香花村、白云村,马劲坳镇竹寨村,河溪镇阿娜村);建设安全饮水保护工程15个,解决1.41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改善农村环境现状,提升环境质量,有力推进吉首市生态建设。

4.石材加工整治。我市城区有多家非法石材加工场、打碑场,加工石料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今年上半年,加大全市城区石材加工整治力度,联动各部门,全面关停全市城区非法石材加工场、打碑场。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取缔非法石材加工场、打碑场32家,拆除违章建筑2栋、工棚38个、 大型加工设备11台套,清理违法用地10000余平米,清运石料52车计4000余吨。

     (四)环保工作存在问题

1、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虽然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或某一项目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怎样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依然是环保工作者面临的主要矛盾。

2、环境保护责任主体不清晰的现象依然突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局限性,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没有形成,同时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偏差,环保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普遍存在。

3、环境监管能力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环保部门履职能力相对较弱,队伍结构不优,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业务能力与工作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差距较大。

     二、201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守住我市生态底线,努力构建各级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格局。

(一)积极引导树立环境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理念是思想的作品,只要我们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就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我们环保工作者不但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宣传,推动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格局。主动引导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推动党委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有力的责任导向。继续发挥我市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把环保工作当成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

(二)强力推进对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从工地扬尘、工业锅炉、汽车尾气、煤改汽等方面入手进行治理,使我市城区大气质量继续保持第一的势态。完成全市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加强对我市重点污染企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管。能治理的治理,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整治的,研究可控制办法,防止风险扩散。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使我市农村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继续抓好总量减排。总量减排是国家下达的刚性约束指标,也是对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要切实抓好总量减排工作的落实,尤其是做好落后产能的淘汰,加快城镇污水管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确保我市全面完成问题控制和节能减排任务。

(四)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环境监察执法是环保部门履行环境监管职能的最主要手段。执法工作要求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如今环境监察的任务越来越重,除常规的工作外,另外还有全市环境隐患大排查、城市大气污染防控、同建同治、环境污染纠纷投诉受理调处等工作,我局监察大队要加强统筹安排,弹好钢琴,做到“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任务。

(五)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争资立项是环保部门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经济欠发展地区,项目申报、争资立项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好农村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外,要在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申报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跟踪一批项目、落实一批项目。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