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宣传—待遇篇

灵活就业宣传—待遇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6 字体大小:

一、待遇享受

20251月起,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本人持身份证、社保卡和免冠近照到社保经办机构申领,自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下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和抚恤费,个人账户未领完的可以继承。


二、为什么说职工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其实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受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标准、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计息利率、退休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完全准确计算。

灵活就业的待遇与职工社保,也就是五险一金里面养老险,是一致的。

所以灵活就业领取的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本人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

部分参保人还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在我省主要是指200611日后退休、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一般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符合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条件的“老同志”。

公式虽复杂,但不难看出,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累计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缴费水平越高、退休时间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举个例子:某参保人从参加工作开始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没有中断,到2022年底60岁时退休,按照缴费15年、20年、25年,以及一直按照缴费基准值的60%100%300%缴费,做了一组测算,供小伙伴们参考。

缴费水平

缴费年限


60%


100%


300%

15

1092.7

1464.56

3323.88

20

1399.05

1856.6

4142.45

25

1694.79

2230.31

4907.94

再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访问http://si.12333.gov.cn输入相应参数就可以估算自己的养老金啦


三、领取退休金的条件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但无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怎么办?

延长缴费至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达不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延长缴费至达到最低缴费年限。

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若参保人不想继续缴费,也可以申请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申请终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若参保人不想继续缴费,也不愿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达到退休年龄时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保经办机构按照程序,经本人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温馨提示:缴费人不能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即参加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又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在退休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办理待遇。账户合并和重复缴费等情形需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