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四举措”实现就业工作开门红

吉首市“四举措”实现就业工作开门红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6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吉首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迅速开展。截至日前,该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6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20人。

一、加强职业培训,夯实就业基础。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情况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技能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二是加强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式”、“储备式”劳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求职者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目前,全市已开展家政、计算机、茶叶种植、电工、焊工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344人。

二、加大帮扶就业,搞好就业服务。一是认真组织开展“零就业家庭”入户调查,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管理,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二是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制定了《吉首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方案》,在公益性岗位的安排上优先录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

三、搭建供需平台,畅通就业渠道。一是及时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 人才集市”、圩场招聘会一系列活动,促进群众就业。13月份共举办8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4271个,印发就业宣传资料67000余份,6355人达成求职意向。二是在市社保大楼10楼人力资源市场,通过设立就业、创业咨询窗口,推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告知、业务导引等便民服务举措,及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相关服务。

四、加大执法维权,切实保障权益。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重点对劳务中介公司以及务工人员较多的建筑、服务、加工、物流等行业,共检查用人单位163家,涉及劳动用工4156人,督促社会保险登记7户,补办招录用工登记223人,补签订劳动合同1265份,清欠补发劳动者工资21.6万元,切实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