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吉首市自然资源局年度工作报告

2024吉首市自然资源局年度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2 字体大小: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市自然资源局

20241231日)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省、州的相关精神要求,高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吉首积极贡献自然资源力量。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度工作计划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工作完成基本情况

(一)加强党建引领,严格管理干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中央省、州、市关于党纪学习的部署要求,安排部署党纪学习教育今年以来,局党组全面落实党纪学习教育主体责任,以身作则,带头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交流研讨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累计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次,举办读书班1,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同时,结合岗位职责、强化纪律意识、违纪风险点排查、整治形式主义等方面开展学习讨论20余次,支部书记上专题纪律党课13次,发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手册130余份,发放《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等书籍100余本。

(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我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8.31万亩。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中剩余耕地指标37.1356公顷,水田规模10.5014公顷,粮食产能28.9337万公斤,指标值为正。马颈坳镇雅沙村和双塘办事处周家寨社区两个项目已完成翻耕整改,新增耕地面积3.3803公顷(50.7045亩),粮食产能指标10140.9公斤,10月报部入库工作已通过部级监管。2024年完成恢复耕地525亩。省田长平台下发吉首市涉及“2023年耕地两非专项整治回头看”整改图斑1宗,面积1.3亩,已整改完成并销号。省田长平台下发月清“三地两矿”问题涉及吉首市共计63宗,图斑面积1059.96亩,已全部销号。20244月州级下达20238个灾毁项目(总资金231.4万),已完成5个。大兴寨水库淹没区耕地进出平衡项目总投资为466.208万元,11月已进场施工,完成30%工程量。

(三)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用地报批。2024年,吉首市获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复项目9个,用地面积511.4359公顷(合7671.5385亩);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项目5个(3个已获批复、2个正在审核),用地总面积2.9475公顷(44.2125亩)。上报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项目共7个,用地总面积93.5397公顷(1403.0955亩)。申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共计4个(3个已获批、1个正上报),用地面积77.1246公顷(合1156.869亩)。完成11个设施农业用地项目上图入库工作,备案面积1.2891公顷(合19.3365亩)。二是加快土地供应。2024完成67宗土地供应,面积1378.91亩,土地总价款99745.40366万元,已缴纳土地价款74362.99101万元。三是加强月清“三地”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已完成处置面积1086.75亩,处置率为55.23%,存量闲置土地已完成处置面积982.95亩,新增面积368.55亩,净处置率20.76%四是加强土地储备。2024年新增储备土地和控制储备土地量化考核指标各500亩,完成新增储备土地239.68亩,控制储备土地1227.27亩,共1466.95亩。完成初步摸排拟纳入2025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地块的系统上报,共5个项目,24宗地块,宗面积1852.95亩,资金需求15.6822亿元五是加快征地拆迁。完成大兴寨水库淹没区6500余亩的土地征收测量到户;完成坟墓清点1200余冢;完成智慧广场征地49.33亩,拆迁共46户(包含简易棚);大兴水厂(双塘水厂)征地99.96亩;完成市消防特勤站征地4.41亩;完成金融中心19栋房屋拆迁工作;完成华泰加油站、充电桩项目土地测量22.38亩。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维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隐患“三查”工作。3月以来,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出动700余人次。二是进一步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汛期24小时保障双人值班,保障通讯畅通。全市隐患点配备了监测员和相关预警装备。今年汛期(4-9月),全市共组织9次地质灾害转移避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风险切坡建房共计转移10512986人,全年地质灾害“零伤亡”。三是加快推进地灾治理。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240万元,市配套560万元),分为4个工程治理项目和1个排危除险项目(27处),全部竣工验收。

(五)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生态矿山绿色发展。一是加快矿业开发。完成坡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挂牌出让,米坡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已评审,正在协助州局收集资料办理采矿权证;完成腾达公司三处堆料场258.62万吨砂石挂网出让,成交价2580.21万元;北大金秋富余砂石的处理申请报告已受理,目前正在催促其提供相关补充资料和承诺书。三岔坪地下热水勘查项目,进场施工道路土地复垦方案已通过评审,正在办理施工便道临时用地手续及相关征地手续。二是推进生态修复。双塘冲虎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州局验收;省委环保督察巡视组要求完成整改的铁路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完成铁路采石场A1A2区交界部位(东西方向)130m边坡段阶段性生态修复整治,完成200m³危岩体人工清除。

(六)强化办证服务和法治保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不动产办证。2024年,共受理业务20484笔,其中线上受理业务8099笔;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1501本,不动产登记证明7186本,出具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证明10550份。完成“天翼花园”、“广电住宅楼”、“金地明珠H栋”等楼盘28栋房屋727户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证首次登记。完成大兴寨水库移民搬迁1141户移民安置不动产权证办理(进城购房791户)。牵头起草《吉首市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权属登记暂行办法》。提供档案办理取证和查阅服务1800余人次。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截止123日,共处理行政诉讼案件25件,减少500余万元行政赔偿;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0件,完成13宗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查。完成2宗卫片违法用地整改,整改面积共8.86亩。完成12起违法建设案件查处,查处面积12215.1平方米,收缴罚没款10.865万元。2024年省自然资源厅共计下发常规监测图斑矢量147个,全部开展了内业分析工作与外业调查。2024年上级下发例行督察任务154个,已整改到位115个,总体整改完成率78%三是积极化解信访问题截至2024123日,局信访办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47件(不包括重复访和积案的办理),办结41件,还有6件正在办理中。

(七)坚持融合发展,科学规划统筹国土空间。一是规划监管。2024年,吉首市召开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全会3次、专题会17次,共研究全市项目51个;共审查核发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19件,总用地面积287450.56㎡;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4件,总建筑面积134312.83㎡;出具44宗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22份,批准总建筑面积51096㎡。牵头起草《吉首市城市森林建筑(第四代建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吉首市建筑工程违反城乡规划行为行政处罚暂行标准》。二是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吉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630日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并获得2024年度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案例评选二等奖;11个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22日通过州级专家审查;完善《吉首市特色风貌与总体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吉首市山体水体保护专项规划》,其中《吉首市特色风貌与总体城市设计专项规划》获得2023年度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案例评选三等奖。乡(镇)村规划。全市共109个行政村,已启动村庄规划编制98个村,其中81个村已完成县级部门联合审查,2024年省州对我市考核的11个重点村(省重点7个和市重点4个)已完成质量提升州级部门联合审查,45个镇村一体类村庄已完成市规委会审查,技术单位正根据相关意见修改完善。2023年启动的17个单独(合并)编制类村庄规划,已完成村民表决会、方案公示等相关工作。三是规划验收与核实。2024年,共接收新审批个人自建房批后管理工地63个,建筑总面积25936.83;批后管理在建工地日常监管动态巡查88个,建筑总面积91284.32

(八)获得荣誉。202411月《吉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评为2024年度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案例二等奖、《吉首市矮寨镇中黄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获评为2024年度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案例三等奖

二、存在问题

(一)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一是缺少指标。耕地“非农化”问题涉及用地报批的整改图斑,吉首市缺少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特别是水田指标二是政策不完善。我市土地开发整理缺乏统筹协调,部门配合不足,选址困难。

(二)项目报批推进难。一是城镇开发边界线局部优化调整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未获部级批复,导致大多数项目都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项目落地。二是资金不足,根据审计巡视要求,土地储备的前期成本(报批费用、征地费用等)需由财政支付,财政资金紧张,难以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存量商品房去化周期超期问题,影响用地报批和供应。

(三)月清“三地”工作处置难度大。一是批而未供。经济环境下行,报批项目不能及时实施落地。财政资金紧张,征拆工作推进缓慢。土地市场低迷,企业拿地意愿低。二是土地闲置。系统认可的闲置土地处置方式单一,国有企业在闲置地块占比大。

(四)地质灾害治理推进难。一是资金支持难。今年需新增6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95处中风险以上斜坡单元监测员,监测员工资预计新增124.6万元。二是施工协调难。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中排危除险项目点多面广,共27处,施工环境协调难度大,需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加强协调。

(五)村民建房需求满足难。全市各村建房用地布局况进行全面摸排,共有24个村庄存在不同程度的建房难问题。8月以来,我局先后到中黄村、坪年村、杨柳村等10余个村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村民建房需求及用地选址实际情况。

(六)房地产遗留问题“办证难”。今年来处遗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调整,各相关部门工作衔接不及时,出现项目验收跨度时间长、“先证后税”清单滞后,导致房地产信访化解缓慢。摸排39个项目3227户群众“办证”问题,因权属来源不清、竣工验收未完成、未通过规划核实、欠缴税费等原因导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

三、2025工作计划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机制,全力推进“两非”专项整治,确保我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8.31万亩。力争在2025年完成马颈坳补戈村土地开发项目的施工整改及项目入库工作。计划申请8灾毁项目申请资金200万元;计划申请耕地恢复类项目2个,申请资金300万元,目前申请的项目已经完成选址,正在做初步设计。

(二)积极推进项目报批。按照节约集约的用地原则,高效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增减挂钩建新计划,全力做好土地报批工作,加快落实我市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对已上报省厅的市重点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重点跟踪。

(三)高效推进土地资源利用。加快土地供应,2025年度通过合理评估土地价值、制定科学的出让策略等方式,努力实现土地出让收益,计划2025年度土地供应面积约1000亩,土地价款收入约59500万元;盘活闲置土地,对存量闲置土地及时跟踪监管,地块已开发建设的,及时销号。加强土地储备,做好2025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制定工作,完成州对市2025年度量化指标数据的考核工作,20256月完成2025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申报,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后,按年度计划完成相关地块的收回收购工作。

(四)加快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启动吉首市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通过2024年汛后复查、2025年汛前排查工作,充分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现状;分类处置存量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核查结果,充分调查论证,进行分类处置,做到“应治尽治,应搬尽搬”,用2-3年将吉首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核销到位;进一步健全斜坡单元与切坡建房群测群防措施,采取工程治理与“人防+技防”等方式,将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影响逐步消除。

(五)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对建设红线范围内建筑项目富余砂石的管理,配合矿业权人完善米坡矿权用地等相关手续,督促矿业权人按绿色矿山要求建设,督催腾达公司三处堆料场已售砂石剩余价款,加快北大金秋项目富余砂石出让。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力争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全市所有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修复。

(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全力为我市建设项目提供规划审批服务,完成存在建设合法合规性问题的经营性居民自建房问题整治和非经营性民居自建房建设合法合规性问题的回头看工作。加强《吉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监督,进一步完善吉首市11个街道、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吉首市特色风貌与总体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吉首市山体水体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各乡镇街道已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且在建的农村住房进行集中现场检查指导。

(七)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工作。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作,做好我市11个乡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持续优化“互联网+不动产”,争取上线湖南省统一不动产登记一库一平台,实现与民政、公安、财政、住建、法院、税务等10多个部门申请、受理、审核等信息自动获取、实时调用、互通共享。按照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持续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11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