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

吉首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21 字体大小:


2018,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安全、提质量、推经济”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为中心,全面履职。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大的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事故,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目标管理完成情况

(一)州定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情况。2018年,新设立市场主体3558户(总资金310131.9万元),同比增长10.4%,累计办结全程电子化登记946件次,备案4件次,占全州总量的35.1%。制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394户。办理动产抵押5起,为企业融资950万元;股权出质设立16件,出质股权数额18231.52万元,被担保债权数额为52366万元。

(二)州定20件民生事项完成情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19户;为中小微企业免费培训72人次;新增市场主体任务3558户。

(三)完成质量品牌培育情况。指导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单位、张晖等5人申报第二届州长质量奖,李亮亮获第二届州长质量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湘西黄金茶”申报获批。

二、工作情况

(一)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有新作为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政务“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截止目前,全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25231户,同比增长14.1%

2、强化年报公示工作。严格落实“一条例五规章”,加强信用监管,促进宽进与严管,强化信用监管平台的应用,正确履行年报公示和即时公示责任,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截至目前,我市市场主体2017年度年报公示应公示21782户,已公示19060户,年报率87.5%

3、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力度。针对上级分派的商标使用行为;商标代理行为;类金融、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环保、知识产权代理等 5 个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要求,以及企业公示信息及登记事项、直销违法行为“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要求,对178户检查对象进行了认领、分派、指导,并就其中168户检查对象逐一实地核查。

(二)守住安全防线,食品药品监管有新亮点

    1、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显著。认真执行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开展了元旦春节、农村食品安全无证经营专项整治、网络食品安全清网行动专项整治、“护老”行动、学校托幼机构食品等专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200人次,检查经营户1378家次,执法车辆20台次;顺利完成了“吉首市人大、政协两会”、“两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依法开展元旦、春节、中秋、国庆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共抽检米、食用油及月饼29个批次,所抽样品全部合格;实施食品安全约谈。开展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的学校及幼儿园约谈4次。约谈网络订餐人员平台负责人2家。大力扶持农产品开展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行政许可和提质改造。对全市11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了摸底清查,在规范引导的同时,加大对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查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共举办了食品安全培训33期,培训4000余人次。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2018年以来,立案查处食品生产企业违法案件3件,涉及标签违法、不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义务等。

2、强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和化妆品监管。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开展了疫苗集中整治,药品飞行检查,,特殊药品专项整治,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专项检查等检查,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店165家、医疗器械经营单位189家、医疗机构42家,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599余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起,医疗器械案件1起。全市未发生一起药品安全事故。同时,强化行政许可。截止1015,共受理行政许可109起,办结109起,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率达100%

3、开展抽样检测和不良反应监测,加强风险防范。加强食品监督抽检,组织开展食品质量抽验工作,截至目前,共抽检米、食用油及月饼29个批次,所抽样品全部合格;抽检散装白酒20个批次(样品),经送检抽样品其中3个样品不合格已立案查处。共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检验240批次,样品包括蔬菜、水果、畜肉、禽肉、豆类等。完成检测项目1200项,完成检验结果填报公示240批次,合格率97.9%。开展了36批次食用农产品的快检工作,检验项目包括农残、兽残、盐酸克伦特罗、孔雀石绿等,样品涵盖蔬菜、水果、大米、畜禽肉、水产品五大类,合格率100%药品不良反应共上报180份,完成率为100%,其中严重案例20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共上报57份,完成率为100%;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50份,完成率为100%

4、积极履行食安办职能,抓好协调工作。一是积极履行市食安办责任。强化考核评价,把保障一方食品安全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乡镇、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向食安委递交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29份,有力地促进了各方责任落实;聘请食品安全监管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协管员144人,构建了市、乡、村三级食药监管体系,有力的促进了食药安全社会共治。

(三)加大服务力度,助推市域经济发展有新成效

1、推进质量强市和标准化工作。一是展质量强市工作。承担吉首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工作,制发《吉首市2018年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关于开展2018年度“质量月”活动的通知》、《质量强市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文件,承担我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全品牌培育机制和完善治理安全监管体系”牵头单位的具体工作。强化产品质量提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抓好建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农资产品监管。共抽查消费品和重要工业产品27批次,合格27批次,合格率为100%。强化产品质量源头监管,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企业法人质量安全责任制。二是认真做好标准宣贯、执行、监督检查工作。做好新版《标准化》宣贯培训,组织单位、企业、组织进行培训,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湖南东方红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工业标准化获批我省新兴优势产业工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我州唯一一家,充分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2.多层次、多角度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截止目前,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三大平台”,实施“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全民创业。截止目前,共办理动产抵押5起,为企业融资950万元;股权出质设立16件,出质股权数额18231.52万元,被担保债权数额为52366万元;受理企业申报2017年度州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年度公示11家。

3.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商标申请注册。2018年,通过优质服务和工作人员努力,2018年,引导市场主体商标申请注册356件。截至201810份全市总有效商标2305件,其中农产品商标427件,茶叶商标96件。特别是我市“湘西黄金茶”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为我市以茶叶兴农,品牌兴农、精准扶贫、项目兴市作出重要的贡献;建立完善质量品牌培育申报制度,指导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单位、张晖等5人申报第二届州长质量奖,李亮亮获第二届州长质量奖,开展“湘西原香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并将“湘西黄金茶”纳入重点培育对象。

4、加强对旅游市场经营环境的整治。按照州市“百日会战”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2018年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全州开展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社会宾馆冒用星级称谓和标识从事虚假宣传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重点查市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对全市旅游景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市内17家旅行社、19家旅游开发公司、70家景区宾馆。

(四)突出民生工程,保障消费者权益有新举措

1、开展民生计量和认证工作。强化计量管理。共计检查在用的电子秤1000余台次。对存在问题的6家超市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现均已整改到位;开展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监督检查。检查4家机动车安检机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线5条、在用检验设备122台套,受检率、合格率都100%,共计抽查检验报告120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开展加油机专项整治。对辖区内的10家加油站在用的86台次加油机、加气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未发现计量欺诈行为;开展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低压配电、玻璃制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相关企业3家,下达责令改正2份,查处案件2起;开展寄递物流行业计量器具专项整治。共计检查申通快运、顺丰速运等21家寄递物流企业及营业部,免费检定计量器具30台次,未发现计量作弊行为。

2、大力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是围绕“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消费年主题开展3.15系列宣传活动。315当天,举行了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对13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在重点区域和重要路段悬挂宣传横幅45条,录制消费维权宣传片到临街大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15000份宣传手册;开展了消费维权知识宣传“五进”活动。共接待咨询12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二是发布消费警示,做好咨询、投诉和调处工作。发布三则消费警示;截至目前,接诉269起,处理269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3万元,接待消费者咨询796人次。

3规范管理市场秩序。是开展无照经营整治行动。认真履行全市无证无照查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发《吉首市2018年政治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促成全市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顺利召开;强化宣传,发放无照经营宣传资料3000余份,突出食品行业,认真开展无证无照查处工作。截止目前,查办无照经营户案件共24起,案值达26.47万元,罚没金额达24.6万元。二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严查烟花爆竹成品油市场。共开展烟花爆竹整治行动25次,出动执法人员127人次,检查经营户178户次,注册销售烟花爆竹经营户8户,烟花爆竹批发企业4户,抽样3户批发企业3个的烟花爆竹样品送检,经检测,有1个不合格,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与市安监局、市公安局联合检查力度,共联合检查烟花爆竹市场4次,检查烟花爆竹经营户39户,暂扣9232件烟花。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行动。共开展整治行动9次,出动执法人员69人次,检查加油站16家,取缔马颈坳一非法加油点。3月抽检92#汽油及0#柴油样品11个,合格率100%1010,抽检6 户加油站的92#95#汽油及0#柴油样品16个,目前正在送检中。开展改拼装汽车市场全面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清理涉及改装拼装车辆市场经营主体139户,没有发现非法改拼装车的违法行为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行动、锅炉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在建高铁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特种设备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共检查单位150余家,检查特种设备500余台(套),发现隐患46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7份,已整改38处,整改中8处。同时,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进校园活动。四是围绕农资进行全面检查。共抽检农资经营单位9户,抽取样品22个;立案4起,结案3起,罚没收入2.7万元。开展了消防产品专项检查。要求经营户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流入市场。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样检测。先后在吉首市五里牌、马坡岭的正三轮、两轮摩托车经营地进行了现场抽样,共抽取了样品15,其中正三轮摩托车6组、两轮摩托车9组。抽检样品涵盖“宗申、隆鑫等多个品牌。先后在吉首市环线、建材市场的双壁波纹管、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PVCPP-R管材经营地进行了现场抽样,共抽取了样品10组。抽检样品涵盖“国塑、利通等多个品牌;抽检太阳镜、眼镜架10组样品。检测结果将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进行公示。四是强化广告管理。建立健全广告监测体系、广告监测台帐制度。广告监测700条,监测广告条次达21176条次,发布了4次广告监测通报,立案查处广告案件8件,罚款191000。开展了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共销毁没收的假冒伪劣产品红薯粉6000袋,精制水果饼661箱,面粉53袋,食用油950公斤,未经检疫的猪头肉825公斤,假冒葡萄酒21瓶,面包6袋等总价值达10余万元。

2018年,以高压态势加大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1起,核审121起,结案103起,罚没金额达104.68万元。所办结案件主要有食品药品56起、产品质量30起、广告管理8起、无照经营1起、商标案1起、消费维权案3起、烟草案4起。移交公安机关药品案件1起。

(五)树立正能量,意识形态工作有新变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小组,局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工作职责各负其责。二是全面安排部署,及时开展工作。局党组召开了专题会议2次,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安排部署全局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举办各类党课20次,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达751人次。组织开展局党组中心组学习9次,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达127人次。组织十九大精神和意识形态学习培训考试480余人次。四是党建工作为统领,把关意识形态。狠抓党的制度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我局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把关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市场监管工作不断提高。五是注重舆论引导,加强阵地管理。坚持做好网上舆论管理,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今年,已建立网评员队伍,建立健全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处理网上投诉和举报,2018年积极处理网上舆情10余起,并在网上进行了回复。

2018年,全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