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送培”致全市中小学校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双减”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在此向您致以衷心感谢!
暑期将至,我们倡导家长指导孩子合理利用在家时间,完成假期的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感兴趣的阅读和文艺活动。走向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暑期也是校外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的高发频发期。在此我们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们:2023年暑假期间,我市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或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家长们可选择非学科类的培训项目,满足孩子个性成长的需要。
为切实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避免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行为给您带来损失,我们梳理了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
一、慎重选择校外培训学校
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请家长朋友认真了解和理解“双减”政策,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若确有培训需求,家长可选择资质合格、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学校。
二、防范校外培训风险
为切实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超期收费”“强制抵扣课时费用”等风险发生,我市实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资金全流程监管。家长使用手机,按照“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使用指南报名缴费,并进行相关的流程操作。与传统“家长报名缴费,费用由机构直接收取”最大的不同,家长不再将预付费直接付给校外培训机构,而是统一将预付费归口至指定监管银行专户管理。当家长在消费端确认消课后,相应的费用才会进入到校外培训机构的结算账户。
三、规避校外培训陷阱
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费用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请家长务必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等方式诱导超标超期缴纳费用;请家长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明确培训项目、培训要求、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不要相信口头约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抵制隐形变异培训
请家长朋友拒绝让孩子参加任何“白名单”之外的个人或教育(传播、咨询)公司以“家教辅导”“托管”“衔接班”等名义开展的各种培训,以及未经教育部门审批的各种竞赛活动,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防止侵权行为发生。
让我们同心、同向、同行,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共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一起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最后,祝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温馨、有意义的假期!
吉首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