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貌
吉首市以中低山和低山地貌为主,面积占吉首市面积的80%,西北高,东南低,呈中山、中低山和低山三级梯降,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势高差824米。山脉呈带状平行排列,西部、西北部为中山,高峰重峦,山大坡陡,悬崖峭壁,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西南部为低山,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东部、东南部为红岩低山,山峰丛丛,岭峪交错。中部为较开阔的盆地,平、丘、岗地貌发育。吉首城区地貌属于低山、丘、岗、平地区,地势较平坦,四周山坡平缓。乾州地势较开阔平坦,呈盆地状,四周为低山、岗、丘。市境岩溶地貌发育,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洞形态典型,发现的较大溶洞有69个,其中查明基本情况的有56个,总长18578米、平均宽11.5米、平均高9.5米,总面积18.58万平方米。
吉首市境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河81条,总长550千米,较大的河流6条,其中4条流入峒河(武水上游),2条流入武水。主要河流有峒河、沱江、万溶江、司马河、丹青河、洽比河,其中峒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花垣县南部,长69千米,市境段长60千米。
吉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多变,盛夏酷热,雨水集中(4~6月份),秋季常旱,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等季风气候特点。春夏季主风向为东南风,秋冬季主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6.4°C,极端最低气温-7.5°C(1977年1月30日),最高极端气温40.2°C(1972年8月27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440.5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261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92.8毫米。降雨多集中在4~6月,约占年降雨量的50%,而冬季干旱,12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9.4%。受地形影响,降雨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西部的矮寨比东部的丹青年降水量多300毫米以上,平均年降雨日多30天。